爭做馳騁基層黨建戰(zhàn)場的“蒙古馬”
近年來,中央先后出臺了一系列基層黨建的政策法規(guī)和指導意見,目的十分明確,關鍵是要練好“體力”“耐力”“定力”,做一匹吃苦耐勞、一往無前的“蒙古馬”,積極進取、傾情奉獻,一步一個腳印抓好落實,推動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、全面過硬。
練好“梅花香自苦寒來”的“體力”,在調查研究上下功夫?;鶎狱h建就是通過做群眾工作,加強干群聯(lián)系,改善干群關系。因此,抓好基層黨建,刻舟求劍不行,閉門造車不行,異想天開更不行,必須練好體力,到一線、去現場,在調查研究中拜群眾為師、向群眾學習,摸清真實情況,切實做到眼中見實情、胸中有丘壑。問題是時代的聲音。基層黨建點多面寬、千頭萬緒,搞調研不能停留在看看、轉轉、坐坐、聊聊上,必須增強問題意識,樹立逆向思維,緊扣基層治理、疫情防控等重點工作中產生的問題,反思基層黨建存在的短板和不足。要提升思維層次,既吃透上級精神,又找準自身病癥,既解剖典型,又放眼全局,既跳出麻雀看麻雀,又坐在麻雀里面深挖細查,既立足當下,又謀劃長遠,通過全方位、多層次的慎思、明辨,開出處方、對癥下藥,讓基層黨建工作質量在解決矛盾和問題中得到提升。
練好“紅軍不怕遠征難”的“耐力”,在擔當作為上下功夫。天下大事,必作于細。當前,從區(qū)域來看,發(fā)達地區(qū)的基層黨建需從破解體制性、機制性障礙入手,一般地區(qū)的基層黨建需從學習典型、示范引領方面探索,從領域來看,機關黨建、城市黨建、農村黨建定位不同、重點任務也不同,在推進過程中,要善于精準施策,做到“一把鑰匙開一把鎖”。要堅持分區(qū)域分領域研究推動,突出問題導向,從大處著眼、小處著手,靶向施策,務求實效。比如,推進城鄉(xiāng)基層治理,就要有針對性地研究新情況、解決新問題,突出抓好新型社區(qū)、城鄉(xiāng)結合部等“熱帶”部位的發(fā)展治理。要講究時令、就地取材。謀劃黨建品牌,往往現場的一些參觀或網上的經典做法會令人拍案叫絕、靈光一閃,別人是“123”工作法、你就來個“234”工作法,這樣的拿來主義不接地氣、缺乏生氣、沒有靈氣,難以在本地生根長芽,倒不如轉換工作思路,依托本地資源稟賦,多從歷史淵源、社會背景、民生熱點等方面加以思考、提煉,讓黨建品牌創(chuàng)得更有特色、更有內涵。要杜絕形式主義、官僚主義?;鶎狱h建本身任務重,經不起瞎折騰,要發(fā)揮好考核“指揮棒”作用,避免讓基層陷入報材料、填表格、建臺賬、做展板等“紙上黨建”“墻上黨建”,防止簡單以發(fā)文、開會、痕跡多少判斷工作優(yōu)劣,防止簡單把工作層層下推,確保基層干部輕裝上陣抓落實。
練好“不破樓蘭終不還”的“定力”,在久久為功上下功夫?;鶎狱h建不如招商引資、項目建設、征地拆遷那樣立竿見影,但作為引領脫貧攻堅、鄉(xiāng)村振興、小區(qū)治理的“硬核”力量,仍大有可為。要學習“蒙古馬”那種一往無前、不達目的不罷休的精神,保持“亂云飛渡仍從容”的戰(zhàn)略定力,對已經部署的任務、定下來的事情、行之有效的辦法,扭住不放、鍥而不舍,像接力賽一樣一棒接著一棒地干下去,切忌半途而廢、頻繁換擋。要注意總結經驗、把握規(guī)律,樹立大局意識,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,突出政治功能,把基層黨建與中心工作、重點工作結合起來統(tǒng)籌謀劃、融合推進,把為人民群眾謀幸福的初心作為基層黨建的出發(fā)點、落腳點,把抓重大任務落實作為檢驗基層黨建實效的試金石、磨刀石,避免拳頭打在棉花上。要順應時代潮流、強化創(chuàng)新意識,通過向群眾要創(chuàng)新動力、向制度要創(chuàng)新保障、向典型要創(chuàng)新辦法,著力破解流動黨員管理、小區(qū)物業(yè)管理等難題,實現基層黨組織建設工作創(chuàng)新發(fā)展。(華鎣市委組織部滕鵬)